下一個“深圳”?阿里砸240億,京東投300億,華為花百億打造總部
一座城市發展是否有前景,就看它是否受投資者青睞,特別是有沒有知名企業愿意進入。
眾所周知,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,連續31年位列全國第一,2020年GDP突破11萬億人民幣。如果單獨將廣東放到全球排名,那它快接近韓國,據說2021年還可能超越。而韓國GDP在2020年排全球第十,由此可見,廣東經濟超過了全球大多數國家。
廣東實力這么強,深圳和廣州貢獻最大,兩座城市的GDP都超過了2.5萬億。不過,廣東的其它城市,放在全國來看,也不算弱。像緊挨廣州的佛山,GDP也突破了萬億,是廣東的第三座“萬億”城市。
據最新的消息,廣東將迎來第四座“萬億”城市,它就是東莞。1月5日,東莞召開會議提到,2021年GDP將突破1萬億大關,正式進入GDP萬億俱樂部。
東莞原本只是一個縣,最早歸佛山管理,后來又歸惠陽專區管理,直到1988年才升格為地級市。由于之前是縣域,所以成為了我國四個直接管理鎮的地級市。
成為地級市后,東莞迎來了飛速的發展,在上世紀90年代,東莞承接了很多來自香港、臺灣的工廠,經濟發展快,成為了“廣東四小龍”之一。最關鍵的是東莞成為了制造業中心,很多年輕人的打工第一站都在這里。再到后來有了“世界工廠”的稱呼,在這里生產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。
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,東莞GDP從1995年的第78名,上升到2006年的第15名,達到歷史最好成績。在2006年,東莞GDP超過了武漢、鄭州、長沙、南通、濟南、泉州、福州、西安等一大批先后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。
不過,可惜的是在2006年之后,東莞經濟發展卻遇到了困境,GDP排名開始落后,到2020年跌落到第24名,前23個城市GDP都突破了萬億。究其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,我國經濟增長轉向了“大基建+房地產”,而對出口貿易依賴非常大的東莞,發展明顯降下來了。當然,還有其它原因,比如很多省開始了“強省會”戰略,集中力量發展省會。
在2016年提出“房住不炒”后,樓市開始降溫,外貿發展加快,特別是過去兩年,受疫情影響,外貿更是迎來爆發,這對東莞的經濟拉動非常有利。
另外,東莞也在主動向高端制造,高新技術領域發展,比如引入了華為,斥資百億在松山湖打造了華為終端總部基地,對東莞帶來了極大的利好。緊接著京東投入300億,打造華南電商運營中心,以及京東·都市人工智能產業新城。阿里砸下240億建立菜鳥華南總部等等。
東莞過去主要以服裝、玩具等低端制造業為主,如今有了電子設備,精密儀器等高端制造業,除了華為,還有OPPO、vivo、立訊精密、三星等等。
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,東莞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更加體現出來,它位于香港、深圳、廣州三個一線城市之間,經濟發展必然受益。另外深圳已經將東莞納入核心都市圈,這也將給東莞帶來極大的利好。背靠深圳,東莞更是被稱為下一個崛起的深圳。
面積相當于一個縣,東莞常駐人口卻突破了千萬,如今GDP又要突破萬億,無疑成為了一座“雙萬億”城市。東莞城區人口為956萬,是我國特大城市之一,離千萬城區人口只有一步之遙,也就是超大城市。
無論是人口,經濟,東莞的未來發展都是潛力無限。按照東莞的發展速度,在全國的名次還將提升,超過西安、福州等城市沒太大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