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發展”上升為國家戰略電鍋爐采暖成為治霾主力
發布時間:2017/10/11
今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里提出,要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,以細顆粒物(PM2.5)和可吸入顆粒物(PM10)治理為突破口,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。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臺,改電熱鍋爐。同時實施建筑能效提升,發展清潔生產,加快開發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。
“眾所周知,新疆冬季供暖周期很長,以往是以燃煤集中供暖為主,大量燃燒化石礦物質能源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。”在今年烏魯木齊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,沙依巴克區代表團帶來了一份集結13位人大代表心血的集體議案,建議加速推進新疆綠色建筑應用電供暖。
據報道,懷柔區楊宋鎮西樹行村2014年進行了煤改電。“用上這電熱鍋爐之后,很大的好處就是干凈省心。不用伺候爐子,也沒有污染,室溫比過去提高了七八攝氏度,還不用擔心煤氣中毒了。”村民陳建華非常滿意。往年冬天,陳建華都要用板車將煤運到煤棚里,費時費力,還搞得家里滿地煤灰。蓄能式電暖氣在夜間用電低谷價時段儲存熱能,白天散熱,為村民省下了不少電費。低谷用電每度政府補貼2毛錢,自己只需掏1毛錢。“我家一個冬天取暖大概得用8000度電,估計只需要八九百元錢就夠了,比以前燒煤省下了一大半錢呢。”陳建華說。
不僅是郊區,自2001年起,北京市就開展了文保區煤改電工程。2014年來,首都核心區煤改電工程從“文保區”擴展到“非文保區”。截至2015年,全市煤改電用戶總數已達到38.45萬戶。其中,北京市核心區基本實現取暖無煤化,31萬戶城區居民享用到更加清潔、方便、安全、實惠的電采暖;還有7.45萬戶農村居民使用電采暖過冬。這些煤改電工程每年可減少燃煤115.35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299.91萬噸、二氧化硫2.79萬噸、氮氧化合物0.81萬噸。
據悉,今年北京全市將加快煤改電改造,朝陽、海淀、豐臺、石景山、通州等地區410個行政村共計15萬戶將進行煤改電,每年可減少燃煤45萬噸。按照規劃,北京2017年將實現城區采暖無煤化,2020年實現全市平原地區采暖無煤化。